洞穴救援技术2017基本技术—安全绳之个人行进

发表时间
评论 没有

信息
在用于行进的绳索中,如果在个人装备和材料的使用中缺乏特定的预防措施,可能会导致FF接近或高于0.3的情况。

典型的例子是,有人通过未收紧的挂索固定在锚点上作为坠落保护(见图)。

另一个例子是再保护装置的下方留出了多余的绳子:同样,在锚点失败的情况下FF值可以达到或超过0.3(下图),尤其是存在很大的松弛量时。

反之,如果正确使用再保护(以限制任何摩擦)并且采用动态保护(意大利半扣),则那些显而易见的危险,如使用静力绳进行人工爬升,也可能实现FF低于0.3。原因是最后的再保护限制了高度下跌,最重要的是,大部分能量被穿过意大利半扣的绳索吸收。

警告
具体而言, 主要的风险与牛尾绳有关, 因为面临潜在的跌落风险 (例如扶手和再保护)时,我们通常用牛尾绳固定。

因此,如果不能完全排除下落因子>1的情况,则应该使用具有适当吸收性能的牛尾绳。

实验已经证实,最可靠的牛尾绳(在能量吸收方面)是由动力绳制作的顶部带有三趾结的牛尾绳(译注:由KONG公司提出的牛尾绳方案); 实际上,三趾结可以承受高达1.5FF的冲坠,即使在最挑剔的操作条件下也能实现有价值的过量。这种令人欣慰的发现也归因于众所周知的“绳结效应”,绳结内绳环之间的微张力有助于消散冲坠期间产生的能量。试验表明,经过一年的频繁使用后,牛尾绳的可靠性会由于磨损而下降,材料开始在物理和机械性能方面失去效力,并且由于反复的悬挂,绳结变得过度收紧。为了安全起见,应至少每年更换一次牛尾绳。

应该提到的是,由凯夫拉绳(即使双倍)或迪尼玛织带制成的所谓超静态牛尾绳上:这两者,实验室测试显示要么其制动力显著高于伤害阈值,要么即使是FF=1的冲坠,牛尾绳也会失败。根据制造商的建议,这些牛尾绳实际上是定位绳,应该用于定位的情况(即悬挂在拉紧的牛尾绳上),由于其特定的操作条件,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在洞穴中发生。

因此,即使是有三趾结,也不推荐使用这类牛尾绳,而建议使用动力绳制作的牛尾绳。

参考图书:

系列文章:

作者
分类 走向地心

评论

本文评论功能已关闭。

← 较早的 较新的 →

相关文章